富澜江上,风平浪静,江面逐渐开阔,水网如织,八条支流蜿蜒而来,似龙蛇汇聚,注入宽阔的主流。阳光洒在水面,波光粼粼,宛若一面巨大的明镜,倒映着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船影。赵希若倚在游船的雕花栏杆旁,披风随风轻摆,目光远眺,心中既有归京的期待,又带着几分前路未明的忐忑。方才江上激战虽已平息,但敌人的悍勇与背后的阴谋,仍如阴影般笼罩心头。
游船破浪前行,船身虽高大,却在这浩渺江面显得渺小而孤独。小尾与小圆站在甲板上,探头张望,小尾指着远处的水面,惊叹道:“姐姐,这江水真宽,比咱们家乡的河大多了!”
赵希若闻,微微一笑:“京兆之地,八水汇聚,自然壮阔非凡。”
小圆仰头看着船帆,喃喃道:“船在这江上,好像一片小叶子。”
她的声音稚嫩,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。
王不二走上前来,倚栏而立,低声道:“小姐,京兆近了,此地繁华,怕是也藏着不少风波。”
赵希若点头,轻声道:“此不虚,一路行来,危机四伏,入京之后,更需谨慎。”
多吉站在船头,指挥水手调整风帆,目光扫过江面,沉声道:“船只渐多,小心行船。”
果然,远处已有商船、渔船穿梭其间,船工的吆喝声隐约传来,热闹之气扑面而来。
小寒紧随赵希若身旁,凝视前方,低声道:“小姐,码头快到了。”
赵希若嗯了一声,心中暗想:京兆虽近,然此行目的尚未明朗,须得步步为营。她转头对小尾和小圆道:“你们二人,待会儿下船莫要乱跑,随我身旁便是。”
小尾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机敏:“姐姐放心,我会看好小圆。”
游船缓缓前行,江风拂面,众人皆屏息以待,京兆的壮阔景象,已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小尾瞪大眼睛,喃喃道:“好多船啊,比咱们村的集市还热闹!”
赵希若微笑道:“京兆乃商贾云集之地,码头自是繁华。”
她心中却暗想:此地虽热闹,却也是是非之地,需得低调行事。游船渐渐靠近码头,水面上的船只愈发密集,商贩的叫卖声、船工的吆喝声随风传来,众人皆感叹京兆之盛,船身虽缓,却已承载着归京的希望,驶向拜天门码头。
拜天门码头坐落于金牛山麓西麓,巍峨壮观,码头宽阔,青石铺地,商船、货船、客船云集,桅杆如林耸立,宛若一片海上森林。赵希若等人踏上码头,脚下石板坚实,耳边人声鼎沸,商贩的叫卖声、船工的吆喝声、货物的装卸声交织成一片,热闹非凡。码头上,搬运工肩扛货物,商贾高声议价,船只来往不息,尽显京兆的繁华气象。
小尾东张西望,目不暇接,指着一艘巨大的货船道:“姐姐,那船好大,装的什么呀?”
赵希若轻声道:“那是嵚天运河运来的货物,丝绸、茶叶、瓷器,皆有。”
小圆则被码头上的小贩吸引,嗅着烤栗子的香气,咽了咽口水:“好香啊!”
赵希若见她馋样,柔声道:“待会儿进了城,给你买些吃食。”
小圆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。
王不二与邟忠护在赵希若身侧,目光警惕,扫视四周人群。多吉指挥水手卸下行李,走上前来,拱手道:“赵小姐,吾等有事在身,便不多留。”
赵希若颔首:“多吉先生,一路多谢,此别之后,望珍重。”
多吉回礼:“赵小姐亦请保重。”
赵希若等一行人下得船来,走向码头边上,有一众人马车驾在等候。小尾拉着小圆的手,低声道:“姐姐要带我们去哪儿呀?”
小圆仰头看他:“哥哥,咱们听姐姐的便是。”
赵希若回头,见二人模样,微笑道:“莫急,前面有人接我们。”
码头边,马车已整装待发,阳光洒在车身,鎏金装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一名身着青衫,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率先走向前,他的步伐稳健,透着一股恭敬与谦卑。中年男子走上前来,行跪拜之礼,身后众仆人、车夫、婢女侍女,一并拜礼,动作整齐划一,仿佛经过无数次的演练。中年男子恭敬道:“拜见霁公主,车马齐备,请示何时启程?”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,在码头的喧嚣中显得格外突出。
赵希若微微一笑,双手微抬,示意请起,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,仿佛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。她说道:“管家请起,各位请起,稍等片刻。”她的声音轻柔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。说完,她暂时停下脚步,回头看向码头处,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,寻找着多吉的身影,看看他那边是否已经起航。
小尾听到
“霁公主”